活动背景:
随着我国国际关系学科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实证研究快速发展。然而,在实证研究方法受到普遍重视的当下,国关学界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和反思的问题,包括存在实证方法重技术而轻原理、重新异而轻问题,研究问题由数据便利性决定而非由理论好奇驱动,甚至理论构建出现“根据实证得到的自变量和因变量间的关系讲一个故事”的明显趋势。
基于对这些问题的关切,北京大学全球风险政治分析实验室和清华大学国际关系数据与计算实验室联合主办本次“实证博弈分析”会议,讨论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以及可能的建设性改进,探究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证相互规范、相互促进的可行性路径。论坛将重新审视博弈论作为理论构建的严格数理逻辑方法的价值,探索如何基于具有透明假定和过程追踪的理论来设计实证策略,并深度分析“可实证化”何以能够促进理论构建的机理。论坛以圆桌的形式,邀请在博弈论和实证方法领域均有建树的学者进行自由交流和思想碰撞,期待更多的问题和答案得到学界的进一步广泛讨论,共同推进学科发展和进步。
会议照片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数据与计算实验室(DCL)
北京大学全球风险政治分析实验室(RiAL)
活动议程:
1、9:30-11:30 博弈论:逻辑推理和机制追踪的理论
圆桌主持人:陈济冬
主要讨论问题:
1) 博弈论的理论构建方法在政治学中为何从热门走向“小众”?
2)为什么说学习博弈论(思维)是构建理论的重要训练?
3)学术界对博弈论的建模方法存在哪些误解和误用?
4)博弈论之外还有哪些理论构建的方法?这些和博弈论思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5) 政治学中博弈建模的特点和难点是什么?
6) 如何更好的展示博弈论分析的推理过程和理论结论?
7) 除了博弈论模型本身的逻辑正误之外,博弈论研究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2、13:30-15:30 实证研究:理论证伪与机制评估
圆桌主持人:漆海霞
主要讨论问题:
1)实证研究的类型、各自的功能和目的是什么?
2)什么是“好”的实证方法?
3) 当前国际关系研究在定量方法的选用方面有什么特点和趋势?
4)为什么方法的应用者也需要掌握方法的理论前提和估计量的性质等看似和应用无关的知识?
5)实证方法从根本上讲都是“比较”,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分别如何“比较”?
6)为什么所有的观察性实证研究都需要思考“数据生成机制”?
7)为什么说好的案例胜过平庸的“大数据”研究?
3、15:40-17:40 实证博弈分析:理论与实证的共进
圆桌主持人:庞珣
主要讨论问题:
1)什么是实证和理论的脱节?
2)实证和理论脱节对理论和实证的发展有什么严重的影响?
3)为什么要“方法祛魅”?如何“方法祛魅”?
4)为什么在理论构建中要思考理论的“实证投影”(empirical implications)?
5)EITM(empirical implications of theoretical models)方法的特点、发展和实践困难?
6)“实证博弈分析”如何克服传统EITM方法的困难性和局限性?
7)什么是可以宽容的“创新中的缺陷”?什么是不可以宽容的“稳妥的平庸”?
4、17:40-18:00 总结与内部讨论
圆桌发言嘉宾(拼音排序):
陈济冬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陈 佳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卢 晓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漆海霞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
祁昊天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庞 珣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杨 原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周建仁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嘉宾合影